欢迎访问唐山市澳门威尼克斯人网站钢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销售部:
供应部:
邮箱:tsscjx@cegoogle.cn
sanchuan@cegoogle.cn
传真:
网址:sclvfuji.cn
地址:唐山市路南区女织寨村南
摘要相比较电炉而言,近十年来,我国转炉炼钢生产流程工艺与装备技术的进步幅度是明显的。而未来,这种生产流程结构不尽合理的现象亦会逐步改变。近年来,我国转炉钢产量占粗钢总产量的比例日益增强,2003年我国转炉钢比为82.4%,到2013年这一比例已增至93%,而近十年来,世界转炉钢与电炉钢比例基本保持在7:3的平均水平,我国与之相比转炉钢比过高。未来我国这种钢铁生产流程结构不尽合理的现象会随着我国资源条件、市场需求变化和绿色低碳环境的需求而逐步改变。相比较而言,近十年来,我国转炉生产流程工艺与装备技术的进步幅度更加明显。1、转炉炼钢技术发展现状目前,转炉炼钢仍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炼钢方法,其钢产量占世界钢总产量的65%以上。由于我国废钢资源短缺,电力缺乏,电价偏高,因此电炉钢的产量增长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而随着生铁资源的充裕也给转炉钢产量的增长提供了良好条件。因此,转炉钢产量近年来获得了快速增长。2905年我国转炉钢产量为3.14亿吨,到2013年提高到7.65亿吨。随着转炉钢产量的增加,转炉炼钢生产工艺技术也得到迅速发展。转炉炼钢技术进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转炉装备日趋大型化2001年我国100吨以上大型转炉只有30座,产能为3602万吨。至2013年增长到345座,产能超过5.08亿吨,13年间大型转炉的生产能力增长了14倍。其中300吨转炉从3座增加到11座,产能从678万吨增长到2759万吨以上。从数量上来看,我国现有转炉中以100-199吨的转炉数量最多,而200吨及以上的转炉数量最少,我国仍然保有一定数量的30吨以下的转炉。因此,淘汰落后产能任务艰巨。目前,我国100吨及以上转炉的产能约占全部转炉产能的67.5%。随着淘汰落后产能力度的加大,我国转炉将进一步朝着大型化方向发展。1.2、转炉生产工艺进一步优化提高钢材洁净度是21世纪钢材质量发展的重大技术方向。为提高钢材质量且扩大冶炼钢种,我国大、中型转炉炼钢厂都相继增建了铁水脱硫装置和二次精炼装置。近年来新建的转炉炼钢厂大多配置了铁水脱硫装置,并根据冶炼钢种的要求配置了相应的炉外精炼装置,一般多采用LF精炼,有些转炉炼钢厂还配置了Ⅵ)精炼装置,从而为高附加值钢种的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我国自主设计建设的京唐公司300吨转炉采用了国际上最先进的脱磷炉与脱碳炉分工、联合生产的工艺,京唐公司是国际上最早采用这一先进工艺的300吨转炉大型炼钢厂。经过近两年的技术攻关,脱磷炉生产周期28min,脱碳炉32min;单炉班产炉数从7-8炉次提高至16炉次,转炉生产效率提高1倍,出钢温度平均降低20℃。铁水“三脱”预处理比例达到90%;月平均转炉终点[P]为0.006%,P+S]为150×10-6;和炉外精炼相匹配可稳定生产[P+S50×10-6的高洁净钢。石灰总消耗量从传统流程的50kg/t,下降到24.3kg/t,炼钢总渣量由110kg/t下降到的47kg/t,钢铁料消耗降低9.lkg/t,比传统转炉炼钢成本降低37.39元/t钢,标志着我国大型转炉炼钢技术已接近国际领先水平。
混铁炉属于钢铁冶金设备,主要应用在钢铁行业、冶金行业等。混铁炉用来存贮并保温由高炉冶炼出来的铁水,可混合均匀不同高炉冶炼出来的不同温度及化学成份的铁水以使其供应给平炉或传炉炼钢之用。由炉门轴,炉门框,两组滑动轴承和两个杆状配重组成,炉门框和炉门轴焊接在一起,炉门框为一个钢板焊接的框架,其上部和左右各安有钢制密封槽,槽内镶嵌耐火纤维,框内嵌砌耐火砖,炉门轴两端安放在两组滑动轴承上,轴承座焊接在出铁口两侧,在炉门轴的两个端部各安装一个杆状配重,杆状配重与炉门框之间有一固定夹角。混铁炉一般分为300吨、600吨、900吨和1300吨,主要由:底座、炉体、传动机构、回转机构、开盖机构、鼓风装置、煤气空气管道、气动送闸装置、干油润滑装置、混铁炉平台、电气系统等11部分组成。炉体是由可拆的侧面凸起的端盖和开有兑铁水口、出铁水口的圆筒组成筒体。炉体内砌有耐火材料,耐火材料与炉壳之间填有硅藻土料填料层,借以隔热和缓冲炉衬受热膨胀对炉壳产生的压力,填料层向里砌有硅藻土砖用来隔热,硅藻土砖里面是粘土砖,粘土砖里面是直接与铁水接触的工作层,工作层是用镁砖砌筑的。对于600吨混铁炉而言,炉衬的总厚度为650mm,其中填料层10mm,硅藻土砖层65mm。粘土砖层115mm,镁碳砖层460mm。整个炉体的重量都通过接近筒体两端的偏心箍圈,园辊组成的弧形辊道传递到直接固定在基础上的支撑底座上。混铁炉有两种类型,一种为短身圆柱形,兑铁口和出铁口位于同一垂直平面;一种为长身圆柱形,兑铁口和出铁口相互错开布置。混铁炉容量范围很大,可由200t至2800t,中国采用300t、600t、1300t三级容量的混铁炉。确定所需要的混铁炉容量,除要考虑铁水需要量外,还要考虑铁水在炉内的贮存时间以及炉子的充满度等。一般按下式计算: Q=1.01PKT/24y式中P为1昼夜产钢量,t/d;K为铁水消耗,t/t;1.01为铁水损失系数;y为充满度,一般取0.65~0.77;T为平均铁水贮存时间,一般取8h。
一、氧枪小车坠落的事故原因氧枪小车坠落的事故原因如下:(1)强行刮渣或氧枪小车卡住,拉力超过钢绳极限造成钢绳拉断;(2)钢绳达到报废标准而没有及时更换;(3)钢绳掉道没有及时发现,继续下枪后钢绳因单边受力或钢绳有断丝、断股、压扁等隐患而断裂;(4)钢绳两端任一处钢绳卡松而使钢绳脱落;(5)钢绳过长或过短,造成钢绳乱槽或易松脱。二、氧枪小车坠落的处理方法氧枪小车坠落后,一般情况氧枪因为受到强大的冲击力会使其与固定座脱离,小车仅靠车上三根金属软管拉住,由于现场环境复杂,应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措施。一般处理过程如下:(1)关掉氧枪进出水阀门及氧气阀门;(2)用两台氧枪电葫芦,一台挂氧枪一台挂小车,或用钢绳将小车与氧枪锁住,一同用一台电葫芦将枪吊出氮封口;(3)通知检修人员(必要时封掉氧枪上极限点),将事故枪横移出工作位,用氧枪电葫芦挂住小车,拆卸氧枪掉走;(4)倒备用枪,并检査确认好氧枪各极限点位置;(5)更换坠落氧枪小车及损坏设备;(6)确认炉内无水后方可动炉。三、氧枪小车坠落的预防措施氧枪小车坠落的预防措施如下:(1)禁止强行刮渣或刮冷渣,严禁取消连锁;(2)发现钢绳掉道后,应立即停止操作,待处理好后再下枪;(3)定期更换钢绳或发现达到报废标准后及时更换;(4)加强对钢绳卡子的检査维护及钢绳的抹油;(5)采用防坠落装置。
记者从昆明海关了解到,今年1月至6月,昆明海关监管中老铁路建设物资出口共9.76万吨、货值达3.92亿元,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4%和12.1%。出口的主要货物为建筑用料、钢材、机械设备、电气设备、工程车辆等。当前,中老铁路建设持续推进,磨憨口岸作为中国通向老挝的重要国家级陆路口岸成为中老铁路建设物资出口的关键枢纽。为保障中老铁路建设顺利进行,昆明海关设置了中老铁路项目绿色通关通道。海关实施全年365天通关制度,通过预约加班的形式,快速验放中老铁路建设物资。高峰拥堵时段,采取场外监管模式,解决企业通关需求。另外,昆明海关通过召开座谈会、实地调研,深入企业听诉求、送政策、解疑难,引导企业用好用足国家促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有关政策。同时,深化与老挝磨丁海关的交流合作,推动建立“一带一路”海关联络机制,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为中老铁路建设物资运输营造便利的“大通关”环境。(记者 刘子语)
2)转炉炼钢原料质量有待提高。我国转炉炼钢用石灰的含硫量比较高,许多钢厂达0.06%甚至更高,这不仅影响转炉钢的性能,制作转炉炉底定制咸宁而且冶炼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对环境也会造成严重污染。3)我国转炉炼钢自动化控制水平,特别是动态控制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目前,欧洲大部分钢铁企业转炉炼钢生产都实现了快速出钢,即大部分炉次终点不倒炉、不取样而直接出钢。国内企业的控制水平与先进指标还有一定差距。4)我国转炉炼钢技术发展不平衡。无论是自动炼钢水平、同样炉龄复吹条件下的碳氧积水平、煤气蒸汽回收量、对精炼工艺掌握的深度还是供氧强度与冶炼周期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先进与落后的钢厂差距较大。5)我国转炉炼钢终点钢水氧含量普遍偏高转炉炉底制作定制,这大大增加了高品质钢冶炼的难度。高效率低成本的转炉脱[Si]和[P]工艺还未能全面推广。我国先进企业全新流程在原料消耗与生产效率上与国外先进企业还有一定差距。今后,我国钢铁企业还要进一步增强环保意识,进一步做好炼钢节水、节能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
高炉的机械维护与保养高炉是冶金企业,尤其是钢铁生产企业的主要炼钢设备,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钢铁的品质,因此,对于如何提高高炉的维护与保养水平,实现高炉高性能运转时间的最大化,一直是冶金企业重点抓的头等大事。目前,高炉在使用过程中,主要的故障与问题集中在冷却壁破损,造成冷却壁破损的原因有很多,而且由于高炉内部结构复杂,一旦发生故障,维修技术难度大,将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因此,对于高炉的维护与保养,就显得异常重要。在日常的生产中,对于高炉设备的维护保养,主要集中在如何预防冷却壁的破损方面,对此,以下一些措施可以在实际中加以应用,以提高高炉设备的维护保养水平:(1)增大冷却水量,提高水流速度,加大冷却强度;(2)抑制边缘煤气流,发展中心,控制十字测温,使边缘煤气温度不大于100℃;(3)采用有效的炉外喷淋措施,保持合理的炉外冷却,减少温度场发生的变化,避免炉皮烧红;(4)根据风压调整水量,以达到对冷却壁的养护;(5)严格控制软水温度。软水进水温度严格控制在40士2℃,相对提高冷却强度,减少冷却壁峰值热流时的损坏几率,保证脱气罐、膨胀罐工作正常,减少水中溶解氧对水管的腐蚀,延长冷却壁寿命;(6)稳定炉温,减小温度波动幅度与频率,降低对冷却壁的热震;保持碱度稳定,防止软熔带的波动;杜绝集中加硅石和集中加焦操作,避免影响造渣制度和减少炉温波动;(7)日常操作中,稳定造渣制度与热制度,形成合理的软熔带,是维护冷却壁完好的基本措施;(8)发挥多环布料作用,开放中心气流,兼顾边缘气流,是实现冷却壁安全平稳运行的重要手段;